刘凤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公益讲堂进校园”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银州区教育局一直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校园。近年来,银州区各小学加大传统文化教育力度,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设了篮球、剪纸、彩泥、绘画、乐器、舞蹈、合唱等特色校本课程,经过几年的努力,各学校百花齐放,校园文化异彩纷呈,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强领导组织到位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是推进先进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我们建立了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有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传统文化、先进文化学校建设工作小组,统筹协调特色文化学校创建工作。各校都购买配备相关学习所用的各种工具材料,确保活动推进和场地、经费等到位。
二、营造氛围传承经典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同时利用教室、墙壁、橱窗等宣传窗口,通过学校广播、宣传栏等媒介,张贴和布置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画图像、名言警句、诗词歌赋等,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通过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和深入,师生掀起了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校园里营造艺术氛围。实验小学开展书法课程,端端正正写中国字,堂堂正正做中国人,在书法社团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凸显校本课程特色化。活动的开展不仅继承和弘扬书法艺术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意志的锻炼、良好习惯的养成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推进我校学生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育华小学的千人巴乌合奏从2014年开始,将巴乌作为特色项目来建设。巴乌似箫非箫、似笛非笛,原为云南彝、苗、哈尼等民族的传统乐器,可以胜任欢快、优雅等多种吹奏风格。全校一至六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巴乌课程,通过聘请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经过一年的训练学生能够独立演奏乐曲,四年能够达到专业演奏水平,小学毕业能够演奏二十余首乐曲。
三、设置课程提高质量
1.实验小学将书法、铁岭指画、剪纸撕纸、京剧与书法纳入社团活动,明确教学内容和进度,每周定时安排课程,确保开课时间,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聘请老艺术家到校传经送宝。京剧属于专业性很强的艺术形式,为了更好普及京剧知识,学校聘请老艺术家到校每周一节京剧课,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铁岭市文联将实验小学作为戏剧进校园活动基地校。京剧课程,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并感受到国粹的魅力,作为特色课程,京剧已经成为了四年一班的名片,经典曲目让孩子们陶醉。
3.指画艺术源于笔画,是中国画里的一个特殊画种。铁岭指画在2006年被批准为第一批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手指画已成为铁岭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指画创立与传承的历史比较悠久。刘丽娜老师是铁岭市指画传承人,她负责指画社团活动,每周一节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指画的兴趣。
4、银冈小学每周四下午,学生们可以参加丝带绣、剪纸、书法、围棋、舞蹈、杯子舞等特色课程。这些特色课程的开设给人以美的感染,艺术的熏陶,让学生在审美、立美、创美中成长,真正把优秀传统文化“种”进学生的心坎里。
四、活动多样颇显成效
从国学诵读到“我们的节日”,从特色课程到德育活动,多维度多渠道踏踏实实进行着传统文化教育。京剧、书法、剪纸撕纸、太极扇、铁岭指画、国学经典……丰富的校园文化和多彩的课程,为学生们打造出一个个精美的传统文化课堂。在校园艺术节、体育节及诗词大会等活动中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展示所学特长,更加激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京剧社团曾在铁岭电视台演出,班班有歌声六年四班参加省级比赛获奖。
2022年1月19日—2月24日,银州区教育系统利用寒假时间,组织17所小学的近千名学生到银州区城市中心书房暨银州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二楼红色经典阅读区域是学生们最喜欢最感兴趣的,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了学生们红色情感,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以上是银州区各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文化在校园和校外活动的几幅剪影,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存在的一些不足,像更多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人员比较缺乏,学校专任教师建设也还需加强提升等等。银州区教育系统也希望更多有资质、正规银州区作家协会、书法协会等专业人士定期走进各小学为更多的学生们免费普及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以它精湛的、独有的艺术魅力,让学生得到了艺术的享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银州区教育局
2022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