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银州区人民政府 www.tlyz.gov.cn
文章添加时间:2022-12-21
——疫情防控精准有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妥善应对3起过境阳性病例,成功处置0823、1009、1118三轮疫情,用最短时间恢复社会常态化。具备24小时内独立完成全民核酸检测能力,日检测能力由1500管提升至26700管,构建15分钟核酸采样圈,为7.4万重点人群定期核酸筛查。优化卫健、公安、乡街等部门联动流调机制,启动隔离场所20个、房间1615间,做到应隔尽隔。完善域外来返人员管理机制,对4.7万报备登记人员落地即检即管,制发场所码1.5万个、扫码335万人次。建立三级网格化保供体系,满足百姓生活物资和购药需求,为高风险区居民免费发放物资包7万余份。开通400服务保障免费热线,解决百姓诉求1200余件。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区医院开设发热门诊,全面提升救治能力。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向全区企业和商户发放疫情防控告知书并签订承诺书。强化个人防护责任,持续筑牢免疫屏障,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率排名全市第一。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有序承接市管部分城市建设管理职权,区县财税分成体制进一步理顺。辽事通综合便民服务平台注册率超过71%,排名全市前列。推动13家审批部门完成电子证照印章归集录入、实现全程网办,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等项目落实“免申即享”,767项政务服务事项网上申报率100%。开展营商环境监督专项行动,解决堵点难点问题89个。受理12345热线投诉2.1万件,办结率达97%以上。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排名全市第一。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措施,制定方案化解经济开发区企业不动产办证难问题,为1800户企业减免及缓征各类税费5055万元,办理退税4747万元。全年新增企业580户,个体工商户3101户。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60次,签约项目55个,实际到位资金16.5亿元。43个新续建重点项目开复工率100%,益春医药仓储物流基地投入运营,宝泰隆机械制造建成投产,中达电缆开工建设,柴河大桥建成通车,上海佳苑棚改项目进展顺利。盘活停产企业、停建项目10个,闲置厂房3.2万平方米。围绕国家、省扶持政策,向上争取中央预算内及转移支付等各类无偿资金8.5亿元。辽河滩区迁建等6个项目成功获批地债资金7.84亿元。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数字经济发展迅速,银州数字经济产业园建成运行,中天众达等企业入驻园区,5G直播带货平台运营良好,全区电子商务类经营主体增加340余户。美的体验生活馆等5户企业晋升限上。商品房销售面积11.6万平方米,增长25%。数字赋能成效明显,铁岭五星油膜被评为省级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华晨橡塑等2户企业获评省级数字化示范车间。博研橡塑数字化车间改造等3个技改项目进展顺利,东升石油远程智能控制项目获批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项目。龙首精细化工等7户企业进入高新技术企业行列,辽海桥梁重钢等4家企业升规入统。数字乡村建设启动实施,投入300万元壮大村集体经济。
——城市更新稳步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一期工程全面竣工,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云数据中心、体验中心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接入疫情防控、防汛救灾、安全生产等场景视频1900余路,梳理整合数据资产1880余万条,安装550台“智慧云音柱”覆盖全域,智慧城管巡逻采集车上路运行,市民“随手拍”开发上线,12345热线、市域综合治理、街路长等平台应用全部纳入“一网统管”。长青园智慧社区被列入省级老旧小区改造示范项目。南立交桥等10处口袋公园全部建成。完成光华路等8条街路维修改造。大中修农村道路3.2公里。城区增绿、补植1.44万平方米。取缔贸易城周边占道露天市场,清理违规广告690块、1.5万平方米,拆除违建210处、1.2万平方米。龙山乡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牛岗子村获批省级美丽宜居村,七里屯村被评为全国美丽休闲乡村。
——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改善6.8%,铁西区域退出全省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县行列。加强餐饮企业油烟排放整治和祭祀物品露天焚烧管控,2万亩农作物秸秆全部打捆离田。严格落实河长制,清理沿河垃圾230立方米,安装河道护栏2600米,市控监测断面水质稳定达标。辽河干流防洪提升生态修复工程有序推进,迁出居民144户,拆除地上附属物2.3万平方米。中央、省级环保督察整改任务24项办结、5项序时推进,43件信访案件全部办结销号。
——民生事业不断进步。全年重点民生支出达8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近70%。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671元提高到685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5712元提高到6000元。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415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区政府年初确定的10件实事全部落实。推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公开招聘教师31名,实验小学、第七小学实现集团化办学,第五小学等7所小学教学楼及操场维修改造工程全部竣工。为11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完成驻跸园等16个老旧小区楼体改造工程,惠及居民14424户。首山、凯旋城等5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完成,其中1家列入省级试点。居然社区获评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和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社会治理全面深化。突出强基导向,向街道下放行政处罚权,充实基层执法力量,机关干部包扶基层、下沉一线成为常态。提高社区工作者待遇,年人均收入增长6000元。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加大矛盾纠纷化解力度,配置专职人民调解员18人。全国“两会”、党的二十大等重要节点维稳安保工作圆满完成,重复访治理“四本台账”151个案件全部报省过审。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整治燃气、消防、建筑施工等领域风险隐患1138个,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对4077家食品经营单位实行区、街乡、社区村三级包保,全面压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整治妨碍河道行洪问题13处,转移人口4306人次,实现安全度汛。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国防动员、双拥共建、退役军人服务等工作稳步推进,军政军民关系更加密切。大学毕业生兵员征集比例排在全省前列,区退役军人局被评为“辽宁省退役军人工作模范单位”。
——政府建设持续加强。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政府党组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重要事项依法依规决策。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现政府系统权责清单全覆盖。持续深化巡视反馈问题整改,杜绝问题反弹回潮。自觉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意见,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3件、政协提案88件,办复率、见面率、满意率均达到100%。